紫禁城太大了,宫阙殿宇多得数不清,甚至很多地方他从来都没有去过。
东西六宫的楼阁都空着锁着,只有承乾宫里常常亮着那盏灯。
萧恪不知道这盏灯对他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每一日能来这儿坐坐,才觉得自己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
今年入夏之后,南方一直没有下过几场雨,下了也只是淅淅沥沥的几滴,旱情日一比一日严重。
眼瞧着今年南方一带的年成怕是不好了,户部的大臣和几个亲王们都急得口舌生疮,一边要想着安抚生民,另一边又要寻求对策,南书房那边的灯火有时候昼夜不息。
大臣们遍寻无果,最后把主意打到了钦天监那里,程顾早就怕极了萧恪,如今不得不又耷拉着脑袋出现在萧恪面前。
李授业问他:“如今年景不好你也是知道的,可是星象上有什么讲头?你且说来听听。”
程顾小心打量着萧恪的神情,李授业倒是有些急了:“你快说啊!”
“回皇上和大人们的话,今日紫薇星势头强盛,倒无不妥,只是赤星荧荧与紫薇星极近,视作不祥。
定是赤星冲撞了帝星。
至于赤星的身份……”
程顾的余光里看见了皇帝的脸色,很知趣的没有再说下去,照这个态势下去,皇上只怕要不了两天就能摘了他的脑袋。
李授业把目光转向萧恪,撩起衣袍跪在地上,后头的大臣们也都乌啦啦地跪了一片。
按照自家主子的脾性,怕是有人要倒霉了,有善和庆节两个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写着我命休矣二字。
可萧恪反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恼怒。
萧恪有时候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须发皆白的老臣们,偏要去难为一个女人。
他把笔放在掐丝云龙纹笔架上,点翠自鸣钟的声音在偌大的南书房里清晰可闻。
萧恪淡淡地弯起了嘴角:“在朕登基之初,南方不太平,流民们甚至乞讨到了京城。
朕承诺他们三个月之内,让他们安定下来。
朕做到了。
后来,黄河春汛,朕承诺播赈灾的银子,那年宫殿的屋顶都漏了两座,户部来找朕哭穷,朕不修自个儿的宫殿,给灾民们修了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