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买彩票了,中了三万,扣税之后还有两万四。

我爸爸说一定要谢谢你,我自己也一直想联系你,是你救了我,又是你要我去买的彩票,我才能中奖。

这两万四我们一人一半好不?我那一半已经租房子了,还打算再买些东西。”

这小丫头居然要和游方分奖金,能看出来她是很诚恳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说几句客气话。

也许换个人可能会拒绝,因为面子或者其它的原因,但游方这个老江湖想法不一样,他既不想收钱,也不打算拒绝屠苏的善意,反而在转念间想起了江湖要门的讲究——

“要门”

是江湖八大门的最后一门,从字面理解就是要饭行乞的意思,讲究的是落魄之道。

这一门的学问深奥,时运不济时该当如何自处又如何渡厄?是八大门中最难学透的。

过去很多江湖人,落难之时多少都会使用要门手法,沿途筹集盘缠回家。

但从江湖术的角度,它真正的诀窍在于如何面对这世上的善意与恶意,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善意与恶意,秘诀的精髓也是历代要门的规矩,只有很简单的两句话,总共十个字——取舍善与人,无仇不恶索。

要饭的,必须要对方能做出表达善心的行为,才能要得着,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世人的善意,无论对方行善出于什么目的,为了面子、身份、他人的赞扬或发自内心的怜悯。

在通常情况下,要门中人必须要让对方行善得善,给他实现目的应有的满足,这一点非常重要!

比如某一家人施舍一碗饭,只要不是故意给馊的不能吃,哪怕是冷、很不好吃,要门中人不想吃也要当面诚恳道谢。

哪怕出门偷偷倒了别给人看见,再去下一家要,这是古代要门的规矩。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讲究?假若世人行善不能得善,反而把自己搞得很难堪,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再施舍,也封死了其它人得到帮助的可能。

还举上面的例子,假如过几天再有一个已经很饿的乞丐到那一家乞讨,他是愿意接受那样的施舍也愿意吃的,要留余地让他能够得到需要的帮助。

这就是“善要”

那什么是“恶索”

呢?屠苏在广州火车站借手机给那个自称落难的小姑娘打电话,结果手机却被骗走了,这就是典型的“恶索”

它在利用一个人善良的行为,却让对方收获的是伤害。

其实这种事情,害伤的不仅仅是屠苏,假如发生的多了,有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能同样的场合就根本得不到他人善意的帮助了。

这种行为不仅害伤了世间行善者,也伤害了所有真正落难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可能掌握一些江湖要门术的门道,如此设局行骗。

正因为是这样,游方这种对江湖术诀窍理解更深的高手,才会在心中骂这些人为“杂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