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虽然知道三位婆婆不会有意见,都已经审查过了,但是出于礼貌或者拖一拖的需要,还是决定写封信回去,一来一回,怎么也得半个多月吧。

杨排风的事情,倒也没什么可说的,知根知底,尤其现在大娘身家也算丰厚,两个孩子也算两小无猜,杨淇倒是一口答应了,回去打算看看日子准备一应事宜,看样子,过不了多久就要办喜事了。

毕竟杨安也不小了,还有杨喜这一茬儿,府里上下也是知道的,赶早不赶晚,大家都有在杨喜出嫁之前把杨排风的事情办了的意思。

虽然现在大娘带着杨排风和杨喜出去单过了,其实只是换了个住处,大娘心里,还是把杨府当成娘家,很多事情,也是找老太君拿主意。

老太君胸襟不比旁人,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杨家人,到了战场就是一家人。

平时生活上的一些小节,还看不在老太太眼里,自然该怎么做仍旧怎么做。

杨喜和杨排风,毕竟也算入了族谱的杨家人,责无旁贷,没什么好说的,尤其杨喜,嫁好了也是杨府的脸面,不好也是杨府的责任。

处处为杨喜姐妹着想,也是情理之中的。

基调定下来,就不用杨喜操心了,相信老太君的功力,一定能把传说中‘老实’的长公主拿下,可宫里还有一位太后,让杨喜有些惴惴。

那老太太,可是对罗大官人言听计从的,若是一时被罗大官人蛊惑,虽然翻不了天,可想翻她一个小村姑,还是很容易的。

杨喜想了想,这事儿吧,关键还是罗大官人,看来得好好跟那厮聊聊,老牛吃嫩草的行径,还是应该鄙视一下的,那厮的思想觉悟,根据几次私下里相处来看,还是比较可靠的,问题是自己得注意做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这个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当天无事,在老太太那里用了午饭,杨喜私下里找比较可靠的秋菊打听了一下师姐的动向。

据秋菊说,貌似师姐的老爹来的路上遇见不长眼的山贼,受了点儿伤,被手下送回山寨养伤去了。

师姐听说,急忙带着手下赶回去伺候老爹去了,至于婚事,自然要推后一些了。

杨喜不用想也知道,那帮不长眼的山贼要倒霉了,师姐什么人,别说巾帼,就是全国也是数得着的英雄好汉啊,千古流传的事儿还能有假,据说打的鞑子屁滚尿流的人物,还能在乎区区几个山贼!

不过这婚事么......一问秋菊老太君的意思,貌似要等两家大人见面再定,虽然有了口头意向,毕竟没有正式走过场,一时杨喜心里有些不托底。

今天在老太君那里,都是女眷,大公子和小恶霸都没出现,杨喜也没法打探消息,不由得有几分抓心挠肝的,固然是因为一个是大公子一个是师姐,希望他们终成眷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