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方能够熟练掌握与远用灵觉,并且能控制到相当精微的程度之后,对这只梅瓶也能挑出毛病来。
父亲仿制做旧的工艺再高超,器物中也缺乏一种“东西”
,就是穿越历史的岁月沉淀感。
但这种感觉是非常唯心的,在鉴定时不太好说出来,而且游方也在猜疑,征集活动的鉴定团队中有没有这种高手?
闲话少叙,游方于火车站附近“淘”
了一张t15次的火车票,当天中午11点发车,次日早上7点35分到达广州站。
他买的是硬座票,倒不是为了省钱,原因与上次从济南坐火车是一样的。
他现在手头大概有十四、五万,只要不是太奢侈,足够生活一段时间了。
虽然去的是个陌生的城市,但游方并不担心自己无法立足,否则在江湖上就白混了。
超过二十个小时的硬座旅程自然枯燥乏味,但对于游方来说还不至于劳累,从昨天到现在一系列意外发生的太快,难得闲下来养养心神,顺便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2010年9月4日上午八点左右,游方背着一个大旅行包随着拥挤的人流走出了广州火车站,并以身法甩开了两个鬼鬼祟祟在后面伸手企图摸他的背包、只有十来岁的孩子。
来到站前广场上,游方深吸一口气,第一次感应这个陌生城市的气息。
陌生的城市九月初的季节正值秋老虎的尾巴,在中国传统时令中也称为“长夏”
,五行之气在火与金之间属土。
广州早上的气温其实与上车前北京的中午差不多,甚至还略低一、两度,毕竟还没到一天中最热的午后。
但游方却感觉到一股闷热之意。
这里的空气湿度明显比北京大,汗的挥发速度不快,人自然会觉得坏境有点闷。
除此之外,游方还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浮躁、杂乱中略带点莫名优越感与失落感所形成的复杂气息飘荡在这座城市中。
这种下意识的感觉无法形容,应该是每天穿行这座城市的人民所带的气息交织弥漫而成。
器物有自己的“属性”
,城市也一样,此刻的游方,越来越习惯从一位地师角度去观察周围了。
当然了,从灵觉的角度,最明显的感应来自于身边的火车站--这里的人气太旺了,虽然嘈杂纷乱无比,毫无精纯可言,但有一种浓郁充杂几乎水泄不通的感觉。
不是指此刻的火车站中人流水泄不通,而是周围环境反复沉淀形成,一时不能消散的地气。
广州是全国各地流动人员到珠三角一带打工最大的集散、中转站,前几年有一次春运期间,南方闹雪灾铁路运输受阻,这座火车站的广场以及周边一度滞留了近百万人!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简直到可怕的数字,相当于很多小国家举国的总人口,却都聚集在一座火车站的周围,其场景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