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习武有成人也成年之后,继续习练下去,当然就会有自己的思考——为什么?原因自然很多,比如可以防身,打架不吃亏,锻炼身体等等。

但练到游方这种程度,就不单纯是因为这些原因了。

游方并没有回答与人争斗、扬名立万,也没有回答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他说出了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享受人生。

第六章杀杀人读读书

就算外行也知道习武之苦,练武的原因怎会是为了享受人生呢?如今的世界,武功再高也挡不住飞机大炮,冷兵器时代早已过去。

但“武”

的精髓不仅在于格斗,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试想一下,世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

上几层楼就直喘气,看一场立体电影就头晕的想吐,多读几页书就会精神倦怠,世上美食放在眼前也吃不出好滋味,隔三岔五就看病吃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闲时云游天下身轻体健,忙时事务烦杂却精神饱满,干什么都起劲,吃什么都香,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身心的状态不一样,生活的质量也不一样,在这世上能享受到的乐趣大不相同。

游方的身心状态不是普通的锻炼能够达到的,自从内家功夫习练有成,触摸到“劲随意走,运转由心”

的门槛时,在通常情况下、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觉得疲劳和倦怠,总是保持一种身体舒爽轻健、精神饱满清醒、感官明晰敏锐的状态。

据游方所知,还没有哪一种别的锻炼方式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样一种生活状态,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人生享受,这是游方最切身的体会。

所以在“伤了元神”

之后,对一般人而言没什么大碍,游方却觉得非常的不适应。

听见这番回答,刘黎非常满意,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你的功底不错,可知世间各门修行皆有道、法、术之别,拳脚功夫若以‘法’而论,分哪几种?”

游方不假思索的答道:“分三种,练法、演法、打法,其中练法是根基。”

拳脚功夫中的练法是根基,比如游方已经接触到了“劲随意走,运转由心”

的门径,所学的功底和心法都属于练法,不经过长期习练是不会有真功夫的。

但是功力深未必会打架,就像金庸笔下的小君宝功力深厚,却要向杨过学三招才会与人动手。

其道理并不是很难解释,因为打法与练法不同。

形像的说练法是怎么攒钱致富,打法是怎么花钱消费。

比如游方练“跨步大劈桩”

时双掌缓出圆收,就像推动一座山在前进,能够感受到内劲随着神气鼓荡,游走百脉川流不息含而不发。

但是格斗时发力完全不同,要劲随意射如鞭而出,没有经过专门的练习不能熟练掌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