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肃也有自己的考量,兀自沉默不语。

赵暖却在一旁拍着胸脯:“你的母亲便是我的母亲,即便你将来在京城做了大官,我也会帮你照顾好的。”

元殊撇嘴微哂:“你照顾,你拿什么照顾,只要他考了功名,自然无人敢轻慢伯娘,不过我估计会比你早考上,到时候我就勉为其难,交代知县大人照拂下你们好了。”

赵肃听得哭笑不得,却也微微感动,在这里几年,有母亲,有老师,有兄弟,就算将来真考不上,起码也没白活一遭。

他们都没想到,元殊的话竟会一语成谶。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历史小随笔——

好了,上次我们说到明朝中后期的市民生活很繁荣。

繁荣到什么程度呢?

别说《金瓶梅》这种书不是禁书,当时就算是女子再嫁,也不是什么惹人诟病的。

朱元璋建国的时候,规定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商人不准穿绸缎,普通百姓的屋子也不能用不能用彩梁绘栋和瓦兽屋脊。

但到了嘉靖后期,谁还管你这些规定,只要有钱就是爷,别说华丽的屋子,咱有钱想穿几十件绸缎上街,一般也没人管你。

而且开了海禁之后,涌入的东西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大家的眼界广了,寻常玩意也不稀奇了。

在明朝中后期,各地书院林立,像黄宗羲提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

这种言论的并不少见,朝廷基本是放任自流的态度,不怎么过问(因为都忙着党争,没空管你)。

这种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跟当时日渐混乱的朝廷反而成了鲜明对比。

很多人以为皇帝昏庸,底下百姓也不好过。

但恰恰是相反的,正因为皇帝不作为,没有约束,所以才有这种生机勃勃的场面。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吃饱穿暖的,国库空虚,党派纷争,社会问题也很严重。

一直到后来,清兵入关,农民起义,国家乱起来,才进入真正的乱世。

大家不能拿现在的满族和当时的清兵来比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