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人听话,舜帝首先制定了法律,尧帝时候说话狠但是没有身体的处罚,都是在精神层面的处罚。

比如忏悔的手段,还有就是呵斥。

这些手段运用起来,越是层次高的越是无法忍受。

这种处罚一般是抛开了事情本身,就是针对人,而且会把事情放大很多很多,这也是舜帝不欣赏的。

舜帝把臯陶叫来,说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法律对管理天下的好处是长期的,现在地广人稠,事情繁杂,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整天就是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过度的消耗了。

臯陶说:“尧帝时管事的人少,大家都是血缘关系,现在先黄子子孙孙,依靠这种血缘关系不适合现状了。

要改变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集体方式为真正的社会方式。”

舜帝说:“你详细说说。”

臯陶说:“尧帝原来是天下共主,头戴九串冕珠冕冠,剩下的人都没有,因为我们的祖先就是一王的规定。

后来尧帝给二十五个部落男女头领每人一串冕珠,插在发髻上,以此证明自己的权威。

再后来对有功的,尧帝不再给予物质奖励,而是加封两串冕珠。

最多的是你和丹朱是七串冕珠。

现在丹朱被囚,尧帝禅让与您,我感觉尧帝这套等级制度很好。

所谓的法律就和您说的一样,就是约束,当然这种约束从上到下约束更好,要是从下往上约束,那下面的黎民就要遭殃了,从上往下,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也身体力行的检验这种约束是否合理。”

舜帝说:“我爷爷说过,冕冠和冕珠是祖先在雪地里生活,白雪会晃瞎眼睛,在眼前带上这个冕珠,既不影响视线也能保护眼睛,只有首领带着冕珠。

尧帝说冕珠插在头上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稳重,要是一慌乱冕珠就打脸。”

臯陶说:“之前你从饮食上规定了各个等级,我想借鉴尧帝的冕冠冕珠,加上你的饮食上的等级,从黎民最熟悉的吃喝穿上开始建立起规矩,这就是法律,从上到下遵守,不得违反。

违反了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舜帝说:“好一个从上到下。

那你就定吧。”

臯陶说:“衣服先要分出男女。

披头散发就是男女不分,成年男子必须挽起头发,用布包裹起来。”

舜帝说:“衣服上的男女分出来了。”

臯陶说:“从头上开始分出男女,还有男子的衣服上下分开,因为好尿尿,女子的衣服是上下一体的。

也是为了排泄方便。”

舜帝说:“考虑的周全。”

臯陶说:“衣服规定好了,是要大家天天都要按规定穿的,要是不方便,想起来就要骂你我一句,那不就适得其反了吗?”

舜帝哈哈大笑,臯陶接着说:“上衣前面开口相连的部分称为‘衽’,右边的衽掩上左边的衽,就是“右衽”

漏出胳膊也只能漏出右边。

所有活着的人都要这样穿着。”

舜帝说:“我见过羽人国的人就是披头散发,三苗的人的衣服好像和你说的不一样。”

臯陶说:“我们就先从衣服上定下规矩,你之前饮食定的规矩,只有在元旦和大的典礼上才按规矩来办,平常都按那个饮食规矩太繁琐,不和衣服一样,只有见人就会被要求,从头到脚都规定好,这样全民都会逐渐开始守规矩了。”

舜帝说:“好的,定好穿衣戴帽,那我们把剩下的法律也定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